軼聞:蒋介石舅母96岁申请去台湾,周恩來请示中央后,毛澤東特批四个字
軼聞:蒋介石舅母96岁申请去台湾,周恩來请示中央后,毛澤東特批四个字
2024-09-06 17:57:13 来源: 诺诺谈史
(Luo 供稿)
https://qiminzhijia.blogspot.com/2024/10/96.html
前言
1964年的一天,周总理接到了一封浙江奉化寄来的信。
写信的人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汪日章写来的,
当年,蒋介石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也曾希望舅母蒋妙月一同去,
汪日章考虑到蒋妙月年事已高,想到周总理为人通情达理,
周总理在北京接到信后,予以高度重视,立即致函给当地政府,
既是舅母,又是姑姑
要说回来,蒋妙月不仅仅是蒋介石的舅妈,同样也是汪日章的舅妈。
汪日章本身身份也很特殊,他不仅当过蒋介石的秘书,
几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还要从蒋介石父亲那一辈儿说起。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是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镇十甲富户之一,
蒋肇聪一生曾娶了三任妻子,原配徐氏,育有一子一女,
从父亲这一辈儿源头来论,蒋妙月其实应该还算是蒋介石的族姑。
不过,蒋妙月后来嫁给了孙琴风,
至于汪日章,他的母亲是孙琴风的堂妹,
另外汪日章同蒋介石还有一层关系,
所以这样一来,关系自然也就再清楚不过,反正大家都是亲戚。
另外说回到一开始。
蒋介石对姑姑蒋妙月,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这还要从蒋介石小时候说起。
王采玉嫁给蒋肇聪后,育有两子两女,其中长子即是蒋介石,
据说蒋介石幼年时十分顽皮,一点也不像是其弟瑞青,
蒋介石小时候顽皮到什么程度呢?
3岁时为了量自己喉咙有多深,竟然把筷子插进喉咙大半,
为了顽皮捣蛋这回事儿,蒋介石没少遭母亲训斥。
可蒋介石小时候也确实是聪明,每次见母亲一发怒,
因为都是溪口老家亲属,孙琴风与蒋肇聪家往来始终不曾中断过,
孙琴风、蒋妙月夫妇没有孩子,所以对蒋介石也很喜爱,
蒋介石15岁时,母亲托人说媒,
每当这个时候,都是舅母蒋妙月站出来说和。
不过也很遗憾,蒋介石虽然对舅母有很深的感情,
蒋妙月后来还清楚的记得,蒋介石同毛福梅离婚的事儿。
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回到溪口老家,
蒋妙月后来对人说:
“当时毛氏的情绪很激动,蒋介石也很不耐烦,二人顶牛顶得很厉害。她和丈夫做双方面工作,最后以毛氏“ 离婚不离家”为条件,双方都作了让步,才达成协议, 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蒋介石之所以要同毛福梅履行手续,主要是为了应宋美龄的要求,
当时奉化县的县长徐之垚亲历过这桩往事,
“本老爷三生有幸,办此千古大案。”
当时张明镐还笑着调侃徐之垚:
“贵老爷若在这份协议离婚书上批个‘不准’二字,必定流芳百世,扬名千古。”
徐之垚也笑着说道:
“敢问阁下长几个脑袋,敢和蒋总司令较量?”
不管如何,蒋介石在这件事上总是亏欠毛福梅,
搭救蒋介石
不仅如此,孙琴风、蒋妙月夫妇还救过蒋介石的命。
1906年,年仅19岁的蒋介石突然提出要东渡日本求学。
尽管王采玉心中颇为不舍,
而蒋介石在日本求学这段日子,正是清王朝最后几年。
蒋介石在东京振武学校学习期间,结识了陈其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专制政府,
当时袁世凯取得总统宝座后,急于大权独揽,但以孙中山、黄兴、
1913年3月,宋教仁受袁世凯邀请赴北京,
宋教仁遇刺事件的直接结果就是引发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与以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后,决议领导二次革命,兴兵讨袁。
本来蒋介石当时因暗杀陶成章事件出逃日本,
形势上对革命党人那是很不利的,袁世凯本就拥有很强的军事实力,
袁世凯派兵进攻九江,江西都督李烈钧被迫自卫。
1913年7月16日,陈其美在上海也掀起了反抗袁世凯的行动,
1913年7月23日,蒋介石率兵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
眼见没办法取胜,蒋介石无奈率部撤退至宝山、吴淞一带。
因为军事力量整体悬殊,二次革命终造失败,孙中山、
在上海,袁世凯更是下令给郑汝成,不惜一切代价追剿革命党人,
为了躲避追兵,在很长一段日子里,蒋介石就是躲在舅舅孙琴风、
当时,奉化县府接到告密,声称蒋介石躲在肖王庙孙琴风家中,
舅母蒋妙月大惊之余,立即上前拦住,这也让人意识到,
“楼上没人,我们换个地方搜。”
临走时,丁志国拉住蒋妙月嘱咐:
“赶紧让他离开奉化,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丁志国带人离开后,蒋妙月立即安排蒋介石出逃,
就这样,在舅舅、舅妈一家的掩护下,蒋介石才顺利逃到了日本。
对于这些往事,蒋介石显然记忆深刻,他心里始终念着舅舅、
三
1949年,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在撤往台湾前,
不过,汪日章也没有动身赴台。
图|蒋介石
1949年4月,蒋经国专程派人去请汪日章动身,但到了广州后,
“母病危,速回归。”
汪日章后来急匆匆回到老家。
1963年,汪日章回到溪口去探望舅父舅母,没想到到了以后,
汪日章确实是动了恻隐之心,思来想去,
蒋妙月一听也很高兴,立刻便答应下来。
可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一壮举十分困难,
汪日章在信中详细的说明了自己同蒋介石、蒋妙月一家的关系,
“如果条件允许,我希望到台湾去。”
周总理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在接到信的刹那,
至于蒋妙月到台湾一事,周总理则是反复考虑,犹豫很久,
周总理后来将事情汇报给中央,请毛主席来定夺,
“以礼相送。”
对于两岸关系,毛主席、周总理显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在建国初期,毛主席确实筹划武力解放台湾,
“解放台湾的战役由粟裕负责具体实施。”
不仅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认为台湾朝不保夕,
“台湾将于7月15日以前遭受中共全面攻击,由于政府军队涣散,民心浮动,中共将于发动攻击后数周之内顺利夺占台湾。”
不过,因为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人干预加上志愿军出兵朝鲜,
图|蒋介石
曾任中联部部长的王力就曾回忆毛主席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毛泽东同我讲过,这是我党七大后所犯的第一个大的历史错误。当时,蒋介石在台湾立足未稳,美国人也从台湾撤走了第七舰队, 本来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但是我们丧失了时机。……在大陆, 蒋介石输了,我们赢了;在台湾,我们输了,蒋介石赢了。 这是一个大的历史错误,是不能挽回的错误。 但是我们同蒋介石还有两个共同点,第一中国要独立, 第二中国要统一。这个统一就不能不是长期的了。”
所以后来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党中央毛主席决定采取两手准备,
而在毛主席看来,让蒋妙月到台湾去与蒋介石团聚,
周总理得到中央指示后,立即展开同台湾方面的联系,
1965年,在周总理安排下,
在船抵达港口时,蒋介石不仅亲自迎接,
一直到今天,在谈论起这件事时,人们总是这样说:
“周恩来总理为祖国的宝岛台湾送去了一缕统战的曙光。”
蒋妙月赴台这件事看似不大,但在两岸关系尚处于冰冻情形下,
从这方面来看,蒋妙月老人也是功德无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