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創豪:野心家及獨裁者的慾望是無底深潭
余創豪:野心家及獨裁者的慾望是無底深潭
引言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雖然世界主流都譴責和製裁俄羅斯,
但亦有少數例外。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是其中一例, 他說自己反對任何可能給巴西帶來負面影響的經濟制裁, 他指出俄羅斯的化肥對巴西農業十分重要。印度亦保持中立, 原因之一是印度60至85%國防武器的來源是俄羅斯;此外,19 71年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軍事衝突,前蘇聯站在印度一方。 不消說,俄羅斯對這些國家感激萬分, 對加入譴責和製裁行列的國家則採取報復行動。 太陽底下無新事,在過去幾篇文章,筆者曾經提及1939年蘇聯與
納粹德國締結和平與合作條約,共同瓜分波蘭,隨後蘇聯入侵芬蘭, 國民政府提出異議,結果招來無情的報復。
由盟友至反目成仇
1937年7月7日爆發了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
蘇聯希望通過中國牽制日本,從而減少日本對自己構成的軍事壓力, 在淞滬會戰開打之後,蘇聯向國民政府提供了985架飛機、82輛 戰車、1300多門火砲和一萬四千多枝機關槍, 之後源源不絕地輸送更多武器,更派遣空軍來華助戰。 但這段蜜月期並沒有維持很久,1939年11月蘇聯入侵芬蘭,
一個月後阿根廷在國際聯盟提出驅逐蘇聯的決議案, 當時中華民國是國際聯盟非常任理事之一, 故此有投票權來決定蘇聯的去留。 國民政府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美國擁抱孤立主義,
沒有意圖加入戰爭,蘇聯是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的唯一強權, 誰敢冒此大不韙呢?今天的巴西和印度所考量的因素只是經濟利益, 但若果中國在抗戰期間失去蘇聯的軍事支持, 便可能面臨亡國喪邦的命運。 雖然中華民國代表顧維鈞投了棄權票,但是在說明投票原因時,
他清楚地指出,基於「眾所皆知」的理由, 中國必須尊重反對侵略的國際公義原則。史太林十分憤怒, 要求國民政府解釋顧維鈞在國際聯盟上的發言,1940年1月蔣中 正對蘇聯駐華軍事顧問卡合洛夫(Kuzma Kachanov)表示:這次事件的責任是在蘇聯,而不是中國, 蔣中正反問,蘇聯與德國合作瓜分波蘭, 那麼日後會否和日本合作去瓜分中國? 蔣介石觸怒了一個反覆無常、自私自利的獨裁者,
隨後史太林的反應毫不意外,1940年蘇聯向中國輸送了一批過時 武器之後,從此便切斷了對華的軍事援助,1941年4月蘇聯更加 與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正當中國陷於孤立無援之際, 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導致美國參戰,隨後美國取代了蘇聯, 成為中國最主要的軍事援助來源。 任何歷史事件都並非只有單一因素,國民黨敗退台灣還有其他原因,
例如貪污腐敗、復員政策失誤、土地改革失敗、美國的武器禁運.. ....,但無可置疑,史太林對蔣介石的仇恨是一個關鍵因素。
種下失去大陸的禍根
由於美國填補了蘇聯遺下的真空,
故此中國逃過了被日本殲滅的一劫。儘管如此, 蔣中正得罪了史太林,為自己日後失去整個大陸種下了禍根。194 5年4月英美蘇三巨頭簽定了雅爾達密約, 蘇聯取消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派遣紅軍到中國東北與日本關東軍作戰。同年8月, 國民政府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同盟條約,國民政府委曲求全, 接受外蒙古獨立,滿足了蘇聯在中蘇之間設立緩衝區之目的。 史太林應允紅軍在三個月之內撤離東北, 並且促進中國在蔣中正領導下統一。 但史太林視條約如無物,紅軍不但沒有如約撤走,
而且蘇聯全力支持中共。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徐澤榮指出: 蘇聯除了將由日本關東軍繳獲的武器送給中共外, 更加將二戰期間美國提供蘇聯的武器轉讓,這批武器的總值高達40 億美元。1947年在牡丹江蘇聯移交予中共的武器包括了1800 0門大砲,當中8000門是後膛砲, 這批武器在國共內戰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縱使有幾萬支槍也不可能攻陷城池, 但後膛砲可以在十五分鐘之內打出一個洞來,讓步兵攻入城裏面,「 這八千門砲是戰勝國民黨的最後制勝因素,解決外圍之後, 平均是四小時攻克一個城市。」徐澤榮認為:「沒有蘇聯援助, 肯定中共革命不會成功,槍桿子裏面出政權是一個普遍真理。」
結語
蔣中正一生功過參半、毀譽參半,但無論如何,
當時國民政府代表在國際聯盟上仗義執言,這是值得表揚的。 事後史太林追究責任,蔣介石可以象徵式地懲罰顧維鈞來打圓場, 但他毫不含糊地對史太林直斥其非。 除了維護反侵略、國際正義的原則外,
當時蔣中正也考慮到國家利益。從短線利益考慮, 那時候蘇聯是唯一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的強權, 順其心意似乎是明智之舉。當時國民黨左派都力挺蘇聯, 例如李友邦將軍在他所創辦的雜誌《台灣先鋒》中, 表示蘇聯戰勝芬蘭,是「 粉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由北歐進攻蘇聯的陰謀, 增加了蘇聯在北歐維護和平的力量。」 這種論調與今天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是制止北約東擴的自衛戰爭, 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蔣中正著眼於長線利益, 他擔心今日的波蘭和芬蘭,可能就是明日的中國。 好像史太林這種獨裁、野心家,其慾望是無底深潭, 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2022年5月10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