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立:為鍾聞兄《美国400 年》作序
迈入无为而治的坦途
徐文立
屈指算来,我流亡美国也有 18 年了。
到美国后不久,我荣幸地在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布朗大学服务了 10 年、任教 9 年。最初的感受,2003 年 2 月 12 日恰好有机会 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一次讲话中道出:
我只想通过我踏上美国国土之后的一些感受,来具体地谈谈中 国实现民主制度所需要的,我个人认为的两个必须的基础性条件。
第一个条件,我从人的一般礼仪方面的要求讲起,可能有些女 士、先生就觉得奇怪了,礼仪方面的要求和民主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那我们看,在美国,不论在研究机构、还是在大学,甚或在街上、 在小区,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人和人见面都彼此问候,这种礼 仪在中国的近六十年,应该说是比较罕见。为什么罕见呢?原因很 多,今天我只举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我亲友中有很多共产党员,因此 我知道他们年轻的时候想要入党,要做一个共产党员,他们都要写非 常厚的思想汇报,还要向组织上揭发或者检举别的人的一些行为和 思想。他要入党,他写;另外的人要入党,也这样写。他们认为这样 做,别人不知道。这种做法,中国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做“打小报 告”。你也“打小报告”,他也“打小报告”,怎么能够做到见了面彼 此问候呢?几乎人人都心怀鬼胎,彼此的问候自然也就没有了。奇怪 的是,现在有些中国人厌恶当今中国,经济大潮中人与人赤裸裸的金 钱关系,却怀恋毛泽东那个几乎人人都心怀鬼胎、几乎人人都落井下 石,几乎人人都谨小慎微的时代,还竟然说那是中国人际关系最好的 时期,不是荒谬,就是健忘!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人人为敌,又人人自危,互相争斗的事情, 是中国共产党特意造成的一种恶习,以便于它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和 统治;“打小报告”的风气,把整个社会关系搞得一团糟。这种恶劣 影响还带到了国外,我注意到,在海外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人 见到中国人,反而像是没见到一样;中国人反而更不理睬中国人,更 别提彼此问候了。
另外,在海外一些流亡者当中也一样,有些人彼此是更加仇视。
我曾经和美国的一些官员讲过:请你们站在同情的角度去看待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来到海外流亡,不像 你们(含着金钥匙出生在美国)有体面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有车 子,有稳定的收入,他们的资源非常有限,可能在争夺资源上就会发 生一些问题。这是我希望外国朋友从谅解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但 是,我们自己就不能轻易地原谅自己;不可原谅的是什么呢,是我们 也从中国共产党那里学到了喜欢争斗,你死我活,非白即黑,不讲礼 仪的坏习惯和有害的思维方式。这种不讲礼仪的坏习惯和有害的思 维方式,延伸开来,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中国人曾经 讲究的那种君子之风没有了,英国人讲的那种绅士风度也不会去学。 英国的绅士风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我可能反对你的观点, 但是我坚决地维护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
礼仪是文明的基础;现代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基础。
这种君子之风、绅士风度对于民主制度是什么呢?是基石。因为 多元社会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别人的权利。然而,中国近六十年来,由 于文化上的断层,中国传统的破坏,当代中国大陆和现代文明之间有 了一个巨大的鸿沟,要填满这样的鸿沟,回归到一个讲究礼仪的社会 非常非常之困难,比物质上的积累更困难。
讲礼仪,当然也不能过分,繁文缛节也就成了虚伪和浪费。
礼仪文明没有国界,也没有时空,也没有社会之别。
来美 18 年,我更深深体会到了:美国四百年来保守住了欧洲 文明的营养并发扬光大,才真正初步地进入了“无为而治”的坦 途。锺闻先生的《美国四百年》,为这个坦途画出了一张美国不断进步的线路图,非常值得一读。
【注】徐文立: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希望在于渐进——2003 年 2 月 12 日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讲话。
2020年4月14日
评论
发表评论